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?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0-28 10:37
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,让很多家长担心。手足口病有哪些特点?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?近日,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提醒。什么是手足口病?有什么特点?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流行于儿童。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: 易感:5岁以下婴儿为高危人群,尤其是1~2岁。覆盖高峰何时:全年均可出现,但4月至7月(春季高峰)和9月至11月(秋季高峰)为“高覆盖期”。症状是什么:孩子可能会发烧,然后手、脚、口腔、臀部等处出现红斑、水泡或溃疡,还可能出现咳嗽和食欲不振。严重程度:大多数婴儿都有症状轻微,7-10天可自行恢复;但极少数(尤其是3岁以下)可发展为脑炎、肺水肿,并危及生命。提示: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。除了众所周知的肠道病毒A71(EV-A71)外,还有柯萨奇病毒的各种亚型。那些成为病毒“目标”的儿童怎么办?粪口传播:这是最常见的途径。例如,如果喝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或者吃了不干净、被污染的食物,病毒就会通过口腔进入体内。密切接触分娩:如果一个孩子接触了患者的唾液、鼻粘液或疱疹液,或者接触了被这些物品污染的玩具、毛巾、婴儿奶瓶或门把手,然后触摸了自己的鼻子或嘴巴,病​​毒可能会趁机进入体内。飞沫传播:当病人咳嗽时打喷嚏或打喷嚏时,病毒会随着飞沫“飞”到空气中,儿童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。如何保护您的家园?主要预防是切断传播链,提高儿童的抵抗力:一是接种疫苗。疫苗是抵御病毒的最佳屏障。建议 6 个月至 5 岁的人群接种 EV-A71 疫苗。 1岁前完成疫苗接种效果最佳。二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勤洗手:吃饭前、上厕所后、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40-60秒;请勿共用物品:儿童餐具、毛巾、玩具应专人保管,并定期煮沸或消毒(可使用含氯消毒剂,但家长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操作,避免让儿童接触,以免误食烧伤或烧伤);注意食物、饮水清洁:喝开水,吃熟食,水果洗净去皮。三是环境保护势在必行。增加通风:每天开窗3次,每小时30分钟以上;避免人群聚集:高发期避免前往游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;重点消毒:擦拭门把手、玩具、桌面等。四是增强抵抗力。规律、充足的睡眠: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发育的“黄金时间”。要有固定的作息时间,防止孩子迟到;均衡且富含维生素的饮食:每天保证优质蛋白质(牛奶、鸡蛋、鱼等)和新鲜水果和蔬菜;适度的户外运动和阳光照射:中等强度的活动(步行、跑步和跳跃)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。运动后立即擦去汗水并补充水分,避免感染感冒了。提示:EV-A71 是“最恶毒”的病毒,它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家族的一员。即使您接种了 EV-A71 疫苗,也只能预防这种病毒。其他病毒也能“偷袭”,因此防护并没有放松。如果我被感染了怎么办?小病的家庭护理。隔离和休息:孩子应在家休息,期间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;解热镇痛:如果发烧超过38.5℃,按照医嘱使用退烧药;口腔护理:吃温凉流质食物(粥、牛奶),避免刺激性溃疡;皮肤护理:避免抓挠疱疹。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危险迹象,请立即前往医院。高烧超过3天,即使服用退烧药也无济于事;精神表现不佳,如总想睡觉、没有精神、烦躁、大喊大叫;呼吸急促(超过5婴儿每分钟0次,儿童超过40次),手脚冰冷,脸色苍白或灰白;呕吐、干呕或不稳定。
下一篇:没有了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